
我們知道白酒按照香型來區分的話,zui常見的兩種香型就是濃香型和醬香型了,而人們對于醬香型白酒的喜好則更多,那么你知道醬香型白酒的主香都有那三味嗎?
據權威檢測醬香型白酒有1400多種香味成分,主體香型成分至今還沒研究清楚。不過,上世紀60年代初,茅臺酒廠的終生名譽廠長、一代醬酒勾調大師李興發,通過反復品嘗、研究、歸納和統計出了醬香型白酒的三種典型香氣:一是醬香,二是窖底香,三是醇甜香。
醬香型白酒的第 一種典型香味為“醬香”,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發出來的一種香味香氣。
據氣相色譜分析,醬香型白酒中的的芳香族化合物很豐富,特別是酚類物質,而這些物質成分又主要來源于釀酒原料。如高溫制曲,就為芳香族化合物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前驅物質。貴州醬香白酒
香型白酒的第二個典型香氣是“窖底香”,是已酸和已酸乙酯及醬香成分渾然一體的香味香氣。它既有濃香型酒的特點,又區別于濃香型酒。香味香氣濃郁,且凸顯柔和。
醬香型白酒的第三種典型口感是“醇厚甘甜”,其中含有較多的多元醇,是經微生物發酵作用的產物。醇甜香這類成分在醬香型白酒中,不但起到呈甜味的作用,更重要的是,它能在三種典型體的香味香氣成分中發揮一種奇特的緩沖作用,從而形成了醬香型白酒獨樹一幟的“復合香”。
醇厚甘甜的香氣還能起到“改善酒體、遮蓋干澀、延長余味、提高酒質”的其他風味白酒的重要作用。
一瓶單體香型的酒,如果單獨喝,各是各的味兒,但不是醬香酒的味兒,只有把這三種香型的酒按一定的比例勾兌在一起,才能成為醬香突出,優雅細膩,酒體豐滿醇厚,回味悠長,空杯留香持久,風格獨特,酒質完 美的醬香酒。
通過現代分子生物學、微生物學、分析化學等研究發現,通過傳統大曲法生產的醬香白酒,因為釀制過程中微生物種類多,所產生的醇類、酸類、酯類等有機物多,造成了酒的口感飽滿,香氣豐富,有酸甜苦辣澀的味覺感受;大量的有機物質通過長時間的聚合等物理化學反應,形成了大分子的酒精分子、酯類分子的聚合物,這些大分子物質入口后,需要慢慢分解,對口腔黏膜刺激小,所以入口柔和,感覺象水;同時大分子的聚合物不容易穿越腦血屏障,不會對腦部神經造成刺激,所以渾身通泰舒坦,不會上火頭疼;大分子聚合物進入人體后,分子是緩緩釋放的,所以人體內的酒精濃度是逐步增加的,人不會在短時間內有醉意,就會感覺酒量增大了,在生活中很多人只能喝半斤濃香型或者其他香型的白酒,但是喝好的醬香型白酒時,酒量會達到8兩或者一斤,就是這個道理;大分子的聚合物在人體內的釋放和分解也是緩慢進行的,因此人感覺身體一直是暖烘烘的,持續的時間比較長。